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深入南疆志愿者刘继:青春无悔 大漠芳华

 

2019-01-21 14:25:00   来源: 北京大学新闻网   

  “燕园嘉木,生南国兮;受命西迁,行远疆兮。栉风沐雨,抚今畴昔;禀告母校,此行成矣!”2018年北京大学志愿服务工作表彰总结大会上,刘继荣获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金奖,他的讲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继是北大第19届研究生支教团新疆分团的成员,这是研支团历史上第一名深入南疆开展支教工作的志愿者。今年9月,从新疆返回燕园的他,刚刚入学成为北京大学法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于他而言,过去的一年是艰苦开拓、磨砺成长的一年,是书写在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大漠中无悔的青春誓言。

刘继在和田县三小进行励志讲座

  “凡心所向 素履以往”

  看着刘继灿烂的笑容,旁人很难想象,这个帅气精干、活力满满的大男孩,在今年6月曾因严重的痢疾感染,体重下降20多斤,被迫提前离开支教驻地。但刘继不在乎这些,“对年轻人来说,身体的损失是可以补养的,但在一项如此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事业中担当先驱者的机会,一去难再续”。

  “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加入研究生支教团时,刘继这样说。他总提到自己作为湖南人的“新疆情结”:左宗棠收复新疆,王震将军解放新疆……这些英雄人物让他从小立下志愿“去新疆看看”,而国家西进、援疆的号召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于是大三结束时,他毅然决定加入研支团——到新疆去!

  对刘继来说,选择新疆,就是选择了与自己原本的生活相差最大的环境,这给了他最大程度体验生活异质性的机会,也让他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得非常幸福,所以说生活在别处,到远方去与一些人发生连接,其实会让你对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对自己所经历的历史有更深的体悟,会让你的幸福观、生活方式与人生追求发生一些变化。”

  刚做出决定的时候,刘继不是没有听到过反对和担心的声音,但刘继并不曾为此动摇。“志,士之心也;愿,原初之心也。志愿的本身就是说你对一些事情有所触动,所以愿意不计报酬不计后果地奉献自己的心血和精力去完成一些事情,我觉得年轻人就需要这样的一种情怀。” 刘继如是说。

北大第19届研究生支教团出征仪式

  “不怕吃苦,只要这苦吃得有价值”

  2017年秋,刘继与北大研究生支教团的小伙伴们一起到达了新疆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自治区团校),开始了计划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涯。

  由于许多教师响应政策号召驻村工作,团校自身的师资不是那么宽裕。北大研究生支教团的到来,解了学校的燃眉之急。支教团的成员们各自分工,每人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揽下了好几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刘继承担了伦理学、中国古代文学、演讲与口才、国语基础、共青团基础知识等课程的讲授,平均每周授课20课时以上。他教学扎实、成果良好,受到领导、同事和所教班级学生的好评;同时,他还担任了北大支教团品牌项目“言传远疆”项目组记者团指导老师,改革了组织结构,优化了工作流程,并着力培养了一批学生志愿者骨干。上课备课之余,刘继还在学院行政办公室承担了文件传达、公文写作等力所能及的行政工作,不仅锻炼了自己,也为学校工作减轻了许多压力。

  这样繁忙又充实的工作生活一直持续到2018年2月。当南疆工作支队中担任巴克墩小学校长的范宏林向他发出加入的邀请时,刘继心动了。“当时工作队的工作已经开展了两个多月,但效果不太理想,”他回忆,“很多人都劝我不要去,因为不管是各方面的保障还是生活条件,南疆无疑都要艰苦得多。”

  的确,巴克墩的生活是十分艰苦的:地处沙漠腹地,气候十分干旱,沙暴时常肆虐;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上厕所要到离宿舍五六百米开外的旱厕,一周到全村唯一安装了浴室的村委会办公楼洗一次澡,用水用电时有困难;物资匮乏,食物和生活用品只能到一周开放两次的集市上去采买。

巴克墩村教师周转房

  但这些困难都没有阻挡刘继的决心。“范校长所说的情况非常触动我,推广国语教育在南疆的确非常迫切。对南疆的孩子们来说,把国语学好,不仅意味着自身的成长和人生可能性的拓展,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当谈到南疆教育的情况时,刘继显得有些激动。“这是一项有意义的事业,我们北大人应该要冲在前面。至于艰苦的条件——我不怕艰苦。我本来就是去吃苦的,乌鲁木齐的环境对我来说还是太好了!”

  刘继的坚持最后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北大研支团管理办的老师对他说:“作为北大人,如果你已经下定决心,学校会做你坚强的后盾。”

  虽然做足了心理准备,但初到南疆时,呼啸的狂风和陌生的语言迎接着他,面对薄弱的教育工作基础,他也曾有过迷茫和痛苦。在种种努力下,这样的情况很快得到了改善,刘继与团队干劲十足,誓要在大漠里“种”出一片春天来。到达后的一个半月中,他与同伴夜以继日地工作,围绕国语教育这一工作重心,对全校200多个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摸排调研,梳理了整个小学阶段的教育体系,在此过程中积累下了十多万字的调研笔记。在大量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刘继针对当地各年级学生不同的特点,对国语教育的教材重新进行了编选,因地制宜制定了“六个一”国语教育方法体系,并在离开南疆之前将这套方法细致地交代给了当地的教师和新一批志愿者。

  “我不怕吃苦,”刘继说,“但吃苦就要吃得有价值!”

巴克墩小学校

  “沙漠里斑斓的梦”

  回想起那些生活在南疆大漠深处的孩子们的时候,刘继的脸上总会流露出温柔的神色。“他们都是很淳朴好学的孩子。孩子是纯净的,他们会用千百倍的真情来回馈你对他们的爱。”

  学习对贫困小村里的少数民族孩子们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因为他们早早背上了生活的重担。与孩子们相处的几个月中,刘继和伙伴们既是老师,又像是家长,做饭洗衣,下地干活,早早体验了一把拉扯儿女的辛酸。但孩子们记得他们的付出。每当志愿者老师们生活上遇到困难,全班的孩子便都争着抢着想为老师帮上一点忙。今年6月,刘继因患病不得不提前离开巴克墩,他并未告诉孩子们离开的消息,可告别的那一天,孩子们还是自发聚集在了小学的院坝里,等待着为他们亲爱的老师送行。

  “在这里生活了几个月后,我感到驱动我做这些事情的力量逐渐由‘事业’变成了‘责任’。我对他们是负有责任的。”刘继坚定地说。

家访

  几个月的辛苦没有白费。到工作队离开巴克墩的时候,学校里国语的普及率由30%提升到了90%,孩子们的生活习惯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刘继认为,他们为这个小村带来的不只是孩子们的改变,还有村中少数民族家庭的改变。孩子们将成为民族文化沟通的桥梁。“教育是一个抓手。”他说,“国语教育的普及将会对民族关系产生长远的影响。这一批孩子是我们亲手带出来的。他们会继续进行学习和深造,再过6年、10年,他们将会成为新疆建设的新生力量。”刘继眼中满是期待的光。

  从乌鲁木齐出发的时候,刘继带上了《诗经》《尚书》和《古文观止》。他说,工作再繁忙也不能停止学习和沉淀,中华文化的经典不仅是国语教育的宝贵资源,更是自己精神力量的源头活水。到达巴克墩的第27天,在繁忙工作的间隙,刘继完成了一篇随笔作品——《在沙漠腹地筑起一个斑斓的梦》。他写下:“或许我不能永远留在这里,但追梦的火炬将在一批批志愿者的手中持续传递。携手并进、同心共筑,有朝一日,斑斓的梦想之花终将在这片土地上盛开。”

  沙漠里,这斑斓的梦定将会开到更多人的生命里。

支教团给村小捐赠的新华字典

  “汗水洒在讲台,小村中升腾起琅琅书声;青春献给南疆,沙漠里盛开出斑斓的梦。”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颁奖词言犹在耳。

  青春无悔,大漠芳华;远客疆行,功不唐捐。志愿者刘继,这个阳光正气的湖南小伙,这名坚定筑梦的北大青年,用身体力行诠释了“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精神,书写着勇担使命、励志奉献的青春华章。(文/彭馨雨 赵怡晨 徐欣怡 尚俊颖)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