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献礼西部计划十五年:用青春担当助力中国梦想

 

2017-11-10 09:29: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今年是西部计划实施的第十五个年头,也是东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第十个年头,西部计划实施十五年来,累计派出近万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他们扎根西部,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默默奉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志愿精神,在西部基层的人生历练中,唱响西部青春之歌。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习近平总书记曾回信勉励西部支教青年:“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自2006年东北大学选派第一批研究生支教团赴新疆服务以来,至今已过去十年,十年时光转眼飞逝,这期间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为记录研支团的成长过程,更是为了献礼西部计划十五年、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东北大学编写了《西部十年》一书,以此激励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投身祖国西部的志愿服务事业中,坚定理想信念,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新时代担负起新的更大的使命。

  十年来,东北大学支教团成员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积极开展爱心公益项目,积极参与扶贫建设,开展了筑梦学途、七彩课堂、疆爱津行、互联网惠农帮扶等品牌项目,十年时间,八万余小时服务时长,近万名受益者,书写了东大志愿者们的一首动人的青春之歌。支教是艰苦的,要克服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等诸多困难,但志愿者们迎难而上,顽强拼搏,让青春之花盛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展现了当代青年的高尚品格,正是这些感人的人,动人的事见证了西部计划十五年的发展,也为我们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品,成长道路正青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通过不断地了解十五年来西部计划所涌现出的感人事迹和动人故事,使我对诗人艾青的这一名言有了更为触动灵魂的共鸣。支教是一种奉献,是一束束带给西部孩子们的阳光。记得《西部十年》里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支教团初到某地,曾问过一个受资助的小姑娘的理想是什么,她说她的理想就是初中毕业可以嫁一个好人家。一年支教结束后,再次寻访时,她的答案已经变成了想读大学,走出大山。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很多人眼里,贫富应该是体现在物质方面上的,支教就应该去穷山僻壤才能称之为支教,殊不知对于这帮孩子来说思想上的贫穷远比物质上的缺失更为可怕。没有人生目标,没有理想抱负,只想整日混日子,耗费着青春最美好的时光。当这些孩子被打上问题少年、留守儿童、来自单亲家庭等标签时,志愿者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爱与阳光,就会有机会去改变些什么。春蚕丝尽,蜡炬泪干,志愿者们或许不能成为太阳,照亮整个世界,但是至少可以成为一支蜡烛,照亮每一间小屋。从初见时的惊奇,到离别时的不舍,支教地的孩子与老师的感情早已生根发芽,这块土地也会因为志愿者们的到来而有所不同。

  学,青春有梦步征程

  伟大的新时代,召唤堪当大任的新青年。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的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判断,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命题,还十分突出地对一代代青年接力奋斗实现中国梦提出重大战略要求。时代召唤青年、塑造青年、成就青年,青年感知时代、融入时代、推动时代,作为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对即将到来的支教生活充满向往,对书中的故事感受得更为深切、引发出更强烈的思想共鸣。未来的支教可能会面临各种困难,但在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我们应该将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精神继承并且传承下来。走进基层走进西部,坚持从小处着手,持之以恒地苦干、实干,在新时代的宽广沃土上辛勤耕耘、奋勇开拓、建功立业。认真教学,将新知识、新理念带给孩子们,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孩子们阳光正直快乐的成长,传递青年教师正能量。

  西部支教是一项艰苦而长久的任务,这片土地需要的是坚持努力,奉献爱心,磨练意志,增长才干。这些不仅是支教团成员要做的,更是所有西部志愿者和青年学生应该努力实现的目标,一代又一代的支教成员把青春奉献给祖国西部,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作者:卢晶芳,东北大学第20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