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志愿随笔:和静 一个像故乡一样的远方

 

2017-09-04 08:34: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我是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七月二十九日黄昏末,辗转一整天的我与伙伴到达了东归故里,和静。

  关于志愿之行的故事,有些稀松平常,有些惹人惊诧。这些都无妨,我只是想用言语叙述一下这个志愿服务的小城,像我每次描述故乡一样,像我每次还原朋友一样,去描述它。

  来的那一天,我隔着车窗去看这座县城。那时看见的它是一座很普通的小城。白日,来往行人颇少了一些,道路算不上宽也不是特别窄,很干净,很安静。夜里,县城中心也有一些霓虹时隐时现,应和着马路上穿梭的车流。琐事过后,我便住在了这座隶属新疆的小城,恍如梦。

  我住的地方楼梯间有几扇朝北的窗户,晨起的时候能看见北山。对此,我的心里欣喜不已。因为,在家乡的时候,我也总是攀个梯子去张望四处的山。如今,有机会住在远方去遥望这远方的山,心里慨叹回环。说起来,和静的北山很是不同。从窗户望过去,感觉那绵延的轮廓近在眼前,颜色不似青黛,多是乌蓝,风情独酌一方。我倒是想前去一探近颜,可惜碍于“看山跑死马”的古言,只好作罢。

  后来得了一个机会去黄水谣水乐园,我终于一偿夙愿。那水乐园就紧靠在山脚下。我坐在凉亭子里,乌山顶碎云,水车转清风,鱼游近流,日藏柳梢,早已心生惬意。这时,我再抬头仰望山的时候,自然多了几分柔和的情意。我惊奇于和静的北山没有植被,干净得让人感觉这山毫无生气可言,毕竟就连故乡黄土塬的干旱地带都有一些稀稀落落的窄叶植物。我更惊奇于就是这样的一脉乌山,近旁竟然裹挟着几曲流水,这水洋洋洒洒,养育着和静的自然圣灵,浇灌着和静的人文存在。

  山之大爱,于此。城之大爱,孕于山,更当如此。于是,我在心里,偷偷地将和静这个“它”改为了一个温暖无疆的“她”。

  到达新疆之前,我并不知晓自己被派到了和静,所以对她不甚了解,更谈不上情感所托。来到和静之后,我逢着一个机会去了东归生态公园。转了一圈出来之后,我便有些热爱的情绪安放在了这片土地上,东归文化便烙在我的心田之上。

  那天我看见,黑天鹅是红嘴唇,鸭子上了岸会成排站,大骆驼带着大花鞍,小马驾着小粉车,可爱极了。就是这样一个和静,以日为单位,以年为刻度,将千年的精神传承下来,历历入怀,丝丝盘心。《江格尔》史诗的壮丽画卷好像不再是风景牌上的简要的介绍,也不再是书本一隅的插图。古老的东归精神就这样融进这一方土地,那种勇敢质朴和坚毅豪迈,来自与我擦肩的每一个人,卖菜的阿姨、路口饭庄的老板、修理大叔……

  我知道,我与和静成了朋友,温暖无疆的“她”,好像也是一个坚定豪气的“他”。

  就这样,我慢慢去用双脚丈量我看见的每一寸的土地,去热爱路旁随风摇曳的榆槐,去仰望枝头流云半溢的穹顶,像说起故乡一样说起他。(文/杨相林)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