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2 10:51: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前些天,半年多没联系的大学舍友突然打电话来,“诶,嘉晨,你支教支得怎么样了?没误人子弟吧?”“啊?还好吧,我都快忘了我在支教了”。
来到富平也快一年了,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着,猛然发现,当我习惯了这样的日子时,支教与志愿服务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而在富平县的他们也已变得那么熟悉。时光荏苒,离开的日期快要到了,我的生活又要发生改变,而这些日子或许会在我的脑海中永存。突然觉得,是时候用这颗学计算机专用理工类大脑来回忆回忆我这被需要的日子。
2015年的9月3日,我和队友林依硕坐着牛气哄哄的富平县五路公交车来到了齐村镇和平村杨堡组的村口,走进了位于这里的三星希望小学。那一天,我成为了全校唯一的信息技术老师,以及四(2)班口中的科学老师。
学校能寄宿,有9个班,450多名学生,都是齐村镇或者隔壁几个镇子的娃。各种原因吧,这里的孩子,有的多少有点木讷,接触新事物很慢;有的很调皮,一节课嘴不带停,屁股不带沾凳子;而更多的,是他们对我们这些支教老师充满好奇。面对他们,只好暂时关闭掉一款名为“我是大学生”的软件,下载好一款名为“合格的新时代下乡村人民教师”应用。记得来到学校接到的第一个电话是母亲打来的,“娃啊,学校环境咋样啊?热不热啊?同事对你咋样啊?学生娃乖不?”“都挺好的,就是,娘啊,我不是娃了,我是娃他老师了。” 就这样徐老师的日常开始了。
学校有三星公司捐的一个智能教室,很高端,有28台三星公司的一体机。因为学校之前一直没有信息老师,信息课只好由各班班主任根据情况上一些理论课草草了事。有的孩子家里条件好,接触过电脑,能用电脑做一些事情;而有的孩子,坐在电脑前,不知所措。印象最深的是第一节信息课,当我让同学们自由活动的摸摸他们底子的时候,一个孩子坐在电脑前一动不动。“你为啥不玩电脑啊?”“我不会,怕弄坏了。”那一个多月的信息课,讲完内容后的自由活动时间,我总会蹲在几个同学跟前,手把手教他们怎么操作电脑。
昨天半夜11点,“小徐,睡了没,没睡帮张老师看下打印机怎么打不成字了。”张主任一嗓子就把我从还没暖热的被窝里薅了出来。也不知谁规定的,大学来的支教老师啥都会,尤其是像我这样学计算机的,我们学校,甚至周围几个村子只要是发生了跟电脑乃至跟电相关的任何解决不了的问题,都会把我叫去帮忙。有些问题自己刚好会,顺手就解决了;有些问题麻烦,百度连带着场外热线反正是解决了。不曾弱了研究生支教团的名头,反倒是一句“不愧是名牌大学出来的,啥都会”在我和林依硕脑袋上越戴越实了,哭笑不得。
“研支团,五个人,吃吃火锅,唱唱歌,穿上马甲志愿者。”由于我们西北大学研支团的五个人分到了两个不同的地方,平时见面的机会很少,所以我们还会时不时的在县城里面聚聚会,谝一谝。节假日的时候,穿上红马甲,参加县里组织的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在志愿服务的同时和富平县的其他西部计划的志愿者小伙伴们以及团委的老师们联络联络感情。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也不觉得孤独。
在教学外,我还帮董南村夕阳红协会起草章程,代表学校和齐村镇中心校老教师下象棋被虐,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给小朋友指路被叫大叔,和车站小学的孩子们一起包饺子变成面片丸子汤,看望庄里监狱的武警官兵一起唱《团结就是力量》,二十余本备课教案,每天三两声“徐老师您辛苦了”,以及时不时的“小徐(嘉晨)帮个忙”等等等等,这一切就构成了我在富平的日子,这被人需要的日子。
回想起来,这被人需要的感觉,真好。
娃啊,明天,我就要走了,返回那西北大学。说实话,我烦你们,我烦你们上课说话,我烦你们不完成作业,更烦的是,明天开始你们烦不到我了。如果想我,请努力学习,答应你们,我会成为西北大学的老师,而你们,请像你们说的那样,成为西北大学的学生。(西北大学第十七届研支团 徐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