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时,我脑海里闪现了一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长远。
去年7月,我和8名队友肩负着爱与教育的使命踏上了进疆的列车,来到了兵团六师这片热土,开始了我们在五家渠职业技术学校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一年的时间不长,但对所接触的孩子们来说却是整整一个年级的成长和跨越。我一直告诫自己:唯有认真谨慎的对待,方能不负青春、无愧良心。
刚接触教学的我认真的备课,认真的演练,唯恐讲的知识孩子们理解不了。但当真正站到讲台上时,满屋睡觉、玩手机的场面着实和自己澎湃的心境大相径庭。失望、无措是职校支教初期的真实写照。慢慢的, 教学对于我们来说不在是电视中偏远山区求知若渴的和谐景象,而是一种老师学生之间不断斗智斗勇的现场实战。但好在我们在不断的尝试,严格的去抓每一个环节,对待每一个学生,将我们的知识转换成他们喜欢的方式讲授,用尽一切方式方法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的坏习惯,哪怕收效甚微,但我想真正让我们充满动力的,是我们所带来的一点点的改善,以及改善背后一个个我们真切关心的孩子。
偷懒、叛逆是每个十六七岁孩子的天性。曾经的我们也和他们一样,讨厌被束缚和限制,总是向往整天无拘无束地疯玩、疯跑的生活。可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长远,为师者亦如此。真正的爱,不是由着孩子的性子,无原则的溺爱,而是为孩子的长远考虑。如何让孩子们从今日的受之于人,变成他日的授之于人,才是我们志愿奉献的最高追求。这样的目标和追求所带来的动力才是孩子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现在,这些孩子们也许还体会不到我们对他们为之长远而考虑的爱,但我们还是愿意这样默默的“单恋”着,乐在其中。龙应台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她说出了我们每一个支教志愿者乃至每一个老师的心声,这是为人师者传道授业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言有声,爱无语。知识的传授是有声音的,而我们对孩子们的爱是无声的。大音稀声,大象无形。我们愿意就这样默默的做志愿精神的辐射源,放大爱的信号,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龚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