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那一年,我在新疆支教

发稿时间:2015-06-15 15:5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一生难忘的事”是我们每一位志愿者踏上西部的旅程上心底默默的号角,仿佛还只是昨天,当我第一次踏上前往祖国最西边的火车,心里满是憧憬的期待和兴奋的不安。而日子如白驹过隙,仿佛你刚刚看清隙缝中的林林总总,却又慌忙感慨时光不再。在新疆支教的这段日子,却也像在这样的络绎不绝之间,一个不留神,离最后的告别只剩下三个月。

  当我们到达五家渠这个兵团城市的那天,正值七月盛夏,天气燥热的连树上的知了的叫声都没了力气。在前往支教学校——五家渠职业技术学校的路上,我一遍遍思考,我们即将面对的是怎样一批学生呢?他们会像“传说中”那么调皮捣乱吗?我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呢?我该如何去做一位老师呢?一连串的问号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下子对老师这个位置又迷茫,又担忧,我是否真的能够站好属于我的讲台。

  这是一所不大的学校,我们一同支教的小伙伴们都被安排在了不同的教研室,我被分在了机电教研室,主要讲授《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和《电工基础》两门课的内容。第一次走进机电16-2班,一间不宽敞教室坐了46名学生,水泥讲台、老旧的铁制桌椅、摆放整齐的清扫工具是教室看上去满满当当。孩子们的活泼好动使我印象深刻,但也令我十分苦恼,如何保证课堂纪律,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对于刚走上讲台的我来说,是个最大的难题。除了向教研室有经验的老师前辈们请教之余,业余时间里,我喜欢和班里的孩子们聊天,走进他们的生活。

  班里大多数是男孩子,每天上课,我总会用斗智斗勇来形容自己,他们自己也说:“老师,除了上课写作业,您让我们干什么都可以”。这让我十分头疼。后来慢慢的,我发现在刚开始上课的半个小时里,课堂效果很好,于是我尽量把每天的课程都放在半个小时内讲完,剩下的十五分钟,给他们播放一些励志的微电影,鼓励他们树立梦想,踏实学习。记得有一天我放了《星空日记》这部微电影,班里的孩子们都非常入迷,到下课铃响起来,他们说:“老师,让我们看完再下课吧”。后来在第二节课上,一个经常坐在最后一排睡觉的男生坐在了第一排听课,上课时我能够感受到他其实已经很困了,但是也在努力地阻止眼皮打架,这样的小细节,让我非常感动;一个叫赵青青的女孩让我印象深刻,她是机电班里的唯一一个女孩子,作为班级的班长,她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班里的一举一动,她都会向班主任报告;学习也很自觉,上课认真听讲,从不拖欠作业;看到她,总会觉得十分放心;有时早晨上课铃响之前,会有几个孩子早早来到教室看书,他们开始自觉地看课本做练习,虽然过不了多久又会回到原来的样子,但是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改变自己,让我感到很欣慰。虽然我能做的也只有有限的一点点,作用也是微乎其微,但是我感受到了他们其实更需要的是信心与鼓励,而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除了担任授课老师,我还负责了学校广播站建设的工作。第一次走进广播站的时候,毫不夸张地说,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棘手和绝望,因为他们真的不是文艺青年啊(泪奔~)。根据他们的描述,广播站就是用来发通知和放音乐的。当我说,咱们要开始做录制和后期剪辑,最后合成为完整的广播节目……我用余光偷偷看到面对着我的孩子们脸上都露出了笑容,那不是充满希望充满干劲的笑容,而是“老师你一定是在逗我们,这怎么可能”的笑容。虽然当时我很困窘,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可是心里又默默充满了力量。后来的日子里,每周我都带着他们一起听电台,听母校的交大广播,听各种各样的片花剪辑,教他们播音主持技巧,后期软件剪辑……依稀记得当广播站的一个女孩子阿金把她做好的一期节目拿给我看得时候,虽然文笔和制作都不尽人意,但是却让我很欣慰,他们开始有所改观,有所相信,相信原来他们以为不可能的事情,尝试之后发现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一切皆有可能。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我因为高烧请假在宿舍休息,突然间一阵犹豫的敲门声响了起来,我起身去开门,发现几个小脑袋挤进来,手里还捧着热气腾腾的姜汤,让我又惊喜又感动。

责任编辑:李彦龙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第十届优秀志愿者评选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