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作为一个离家近8000里的游子而言,家的消息越远愈近。“舅舅家的姐姐开了辆轿车回来呢,你姨妈在北京发了财,妹妹又找了个男友富得很……”耳畔回荡的是母亲不叠不休的家常。语气里听得出的欣羡与遗憾。
不如人才会欣羡,遗憾有关于我。在这个穷山恶水的沙漠腹地待久了,远离了繁华,好似也远离了世俗。可是,那些浮世的名利还是渗透到了我的世界,避之无计。读大学时,妈妈的话儿就没停过,除了随声附和,我没有多余的话,对于女儿17年教育投资也许她已经心生声悔意,可这也是无济于事的了。每每想到这儿,我总是一阵酸楚,儿时想要挣钱摆脱贫困的心儿却又飞起。当年的穷苦让我发奋,于是,我努力备战中考、高考,一条条求学的路好艰辛,我依稀记得那个风雪交加的路上一个形单影只的小女孩那么孤单地跋涉,在家与学校之间……
后来,我如愿拿到了一所本科院校的通知书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大学里,我的荣誉证书堆叠满箱,靠着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我这个不折不扣的优等生光荣毕了业,为了工作,我奔波在各种公考之中,可每次的无功而返让我受尽打击,可我一直告诉自己要坚持,无数次梦里都觉得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了,可是梦醒一场空。当时的我天真地想如果这个世界给我一个平台,我一定做得很出色。可,慢慢地,所有人告诉我错了,错得一塌糊涂。看着周遭的同学,有人大学里学业平平,可因为有个当企业老总的爹,便进了企业挣了四年的钱;有人凭幸运进了公务人员的队伍;有的人父母在银行,直接进了银行工作了……我没用,没有有钱的父母,没有可骄傲的容貌……可从小到大,我从未自卑过。因为我一直在自卑与贫困的激励下靠着努力自信着。对于有些人的话,我从来没在乎过,因为我信奉那句:知识改变命运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可我终于还得回到家里,接受着父母、同乡人对我的对对比比。爸妈不知是怎么了,在我没意识到的某个时辰,改变了观念,妈妈打电话告诉我:找个对象,不管人长得俊丑,只要家里有钱就好。妈妈的虚荣心表露无遗,可我没有揭穿,我能理解母亲的心意。母亲穷苦一生,父亲本本分分一辈子,平平庸庸。没享受过她心目中恣意光彩的生活,所有的资本与希望又全然寄托于我身上。当身边的发小都凭着嫁给有钱的老公,一夜暴富的时候,她又怎能不心动?
世俗浮华,金钱名誉。曾经崇尚诸葛孔明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曾经觉得街角虚名、蝇头微利只是浮云。曾经……来到西部,自以为远离了浮世的那些肮脏的争名夺利,回归本真。可,这里的社会跟内地是同一个人情社会,因为钱财,人情变得冷漠;因为名誉,别人可以六亲不认。快要缺乏信仰年代里,我坚守着什么?自己搞不懂,可是我很坦然自己的状态。正在读这篇随笔的你,懂吗?(兵团二师三十三团志愿者周倩)